饮食养生中食物的五味,都对应了那些脏腑器官
日期:2022-12-28
类型:健康常识
关键词:羿博士,健康知识,饮食健康
我们身体内的五脏,也就是心肝脾肺肾这五种器官,都有对应的味道,平时如果需要的话,可以针对相应的食物滋味来进行调养。食物中其自身的不同滋味对于五脏来说,各有所爱,例如:谷味酸,先走肝;谷味苦,先走心;谷味甘,先走脾;谷味辛,先走肺;谷味咸,先走肾。
辛,甘,酸,苦,咸是五种最基础的味道,当然也会有其它味道附属于这五味,例如:涩附属于酸。其实,饮食调养中五味的记载,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,如四时五味的宜忌,过量食用五味的不良后果等。
食物中的五味作用各不相同,黄帝内经中说,辛甘淡属阳,酸苦咸属阴。辛散,酸收,甘缓,苦坚,咸软。这也是最早的对于五味的记载。辛能散能行,具有发散,行气,活血的作用。多用来治疗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。甘能补,能缓,能和,具有补益,和中,缓急止痛,调和药性的作用。
酸能收,能涩,具有收敛,固涩的作用。多用于虚汗,泄泻,肺虚久咳等情况。苦能泄,能燥,能坚,能泄就是说可以降泄,清泄。总的来说,苦味可以泄火解毒,化湿。如果有火证,喘咳,便秘,阴虚火旺等情况,可以适量的吃些苦。咸味能软,能下,具有软坚散结,泄下通便的作用。
饮食中的五味调和,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资本,是人体对疾病的自我调节,五脏的生理,病理与五味息息相关。所以,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保持五脏与五味的平衡关系,避免破坏体内五脏的阴阳平衡。